应实验室陈能汪教授邀请,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皇家院士、环境与生态学院111引智基地(培育项目)海外大师Jack Middelburg,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Robert Aller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教授Michael Kromg来访我校,并对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进行了详细考察。
1月5日,来访专家们现场考察了红树林-河口研究区域,包括红树林内的涡度协方差系统(通量塔),水文、水质和生物监测样地和设施。专家们现场听取了由我院组织实施的蓝碳团队项目的情况介绍,了解了红树林湿地营养盐和碳横向输出的精细观测技术,并考察了红树林潮沟、互花米草入侵区域、养殖和河口环境。专家们认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湿地,红树林类型丰富,中国红树林受人为干扰多,在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开展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系统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月6日,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陈能汪教授主持召开“流域-近海系统研究”研讨会,以上三位专家,以及来自美国康州大学的Craig Tobias团队的Julie Granger(氮同位素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听取了课题组一系列研究报告,就研究热点、难点和技术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同时也针对滨海湿地和海陆界面生态环境研究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后,Jack Middelburg教授进一步与师生们深入讨论合作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111引智基地相关背景信息:实验室依托单位环境与生态学院于2017年11月启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创新引智基地(厦门大学)”项目申请,并获批为校内培育项目。于2018年5月获批全国高校重点外国文教专家项目“111计划”培育项目。基地依托实验室,学科领域为生态学,负责人为实验室主任李庆顺教授。引智基地主要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演变格局、过程和机制。研究方向包括:一、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二、滨海湿地生物地球化学与蓝碳增汇;三、滨海湿地环境污染、生态毒理及生物修复。引智基地由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首席科学家Jack Middelburg教授和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Bailian Larry Li教授担任学术大师, 瑞士伯尔尼Markus Fischer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Catherine Ellen Lovelock教授等14名专家担任海外学术骨干,和14名国内研究人员组成。






(图/文 路则洋、王芬芳)
返回